专注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专业化 定制化解决方案

北方区业务专线:400-116-0508

设备资产综合管控系统

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应如何做好?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9.21

设备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生产企业必备的一个部门,同时也是企业发展重要的一个部门。但这项工作自成型以来,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方法与管理方法。每一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管理之道。这次,我们根据中设智控多年做 设备管理系统的经验,来谈谈这项基本工作应如何来做好。

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的管理是这份工作的基础,这份资料记录了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它涵盖了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技术标准、操作手册及原始记录等。这对帮助设备管理人员制订维修和维护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依据。

设备管理人员在进行设备维护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档案获取设备的详细资料,进行合理的维护;另一方面,随着设备的投入使用,也应对其资料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调整,使其档案资料更加详细,更好的帮助设备使用人员操作。

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1、制订维护标准并监督实施

设备维护主要有两种: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这两项标准的制订,对设备的使用有着重要影响。

点检:对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定时进行检测分析,制订检测标准,然后通过听、看、摸、嗅等方法对设备部件进行检测。设备的重点部位应采用高精密度仪器,如振动测试仪、磁粉探伤仪等,这是发现设备事故并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润滑标准: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因润滑不良或磨损加重而缩短设备的寿命,所以,在进行设备管理之初,应高度重视设备润滑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制订标准时,应从设备的转速、间隙参数、受力情况、温度、工作环境、设备性能等全方位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企业和时期都有不同的点检润滑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标准确定后,应与生产人员、维修人员等进行会审,再实施时更应严格执行,定时检查记录的完整性,按规章制度严格操作。

2、全员管理,全员参与,全员执行

目前,在市场上存在着一种严重的错误认知,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设备管理只是设备维修和维护人员的工作,与生产操作和顶层管理人员无关。其实,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项工作与企业全员都有关系。生产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尽管对设备的结构、原理不够清晰,但他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却比维修人员更加熟悉与了解。当设备出现异常时,首先发现的一定是一线操作人员,所以他们参与意识的提高,可以避免很多小问题,并且可以建设设备故障率。专业维修维护人员的定期性维护可以发现设备一些较为隐蔽的问题,以免造成大的生产线停滞。

设备管理系统

三、重视设备维修、维护

设备从生产开始,到最终报废,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磨合期、正常试用期、衰退期。因此,若想延长其寿命周期,定期做维护、保养是必备的。

1、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时间

设备进入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后,原有的精密度、振动力、腐蚀度等都会有所降低,设备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定期检修。在检修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现状、设备所需的相关备件及检测工具等。

2、设备应健康工作

设备不能带病作业。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绝不能带病作业,对于重要部位,应制订严格维修标准。对维修人员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约束。

3、提高人员专业知识

维修维护人员应采用自学、进修、授课等方式,综合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对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科学管理设备。

4、维修后检测

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及时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主要包括结构检查和精度检查。结构检查主要检查进行检修后设备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有遗漏。精度检查即检修后设备是否可保持原有的精度和性能。精度检查时一项细致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做这项工作时应保持十足的耐心。

四、备品备件管理

设备管理人员对库存熟悉,通过对备品备件的记录分析,为采购部门提供合适的采购计划。其次,备件到库后,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完全合格。

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且极具耐心的工作,设备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相关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具备超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爱设备,全身心对待设备。

咨询热线

400-116-0508